籍合网   |   用户反馈   |   帮助

  • 清史稿

    作者:[清]赵尔巽 等 撰

    清史稿

    作者:[清]赵尔巽 等 撰

    本书是民国初年所设清史馆编写的记述清代历史的未定稿,共536卷,按照历代封建正史的体例,分为本纪25卷、志142卷、表53卷、列传316卷,因出于众手,故出现了很多错误和纰漏,但它将所依据的大部分材料如《清实录》《国史列传》《清会典》等进行了初步的汇集整理,这就使得读者能够得到比较详细系统的清代史事素材。此外,有些志和清末人物的列传,取材于难得到的史料。因此,本书仍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。本书以关外二次本为工作本,进行标点、分段及校正。本书没有校勘记。

  • 花间集校注

    作者:[后蜀]赵崇祚 编

    花间集校注

    作者:[后蜀]赵崇祚 编

    《花间集》是中国词史上第一部词总集,对后世词坛有着巨大深远的影响。《花间集》成书于五代后蜀广政三年(940),由后蜀人赵崇祚编辑而成,收录了温庭筠、韦庄等18位花间词派诗人的经典作品。《花间集校注》包括校勘、笺注、疏解、集评、附录等内容,弥补了这一词学研究领域的欠缺。

  • 明史

    作者:[清]张廷玉 等 撰

    明史

    作者:[清]张廷玉 等 撰

    本书共322卷,其中本纪24卷、志75卷、表13卷、列传220卷,记载了从明洪武元年(1368)到崇祯十七年(1644)共276年的历史。《明史》以《明史稿》为蓝本,但在编排上更加整齐,内容丰富,叙事详尽,堪称正史中“最为完善”之作,是研究明代历史的重要文献。本书以武英殿原刊本为底本进行分段标点,用《明实录》和《明史稿》校勘,同时参考《明会典》《寰宇通志》《明一统志》《明经世文编》《国榷》《绥寇纪略》《怀陵流寇始终录》等书,由郑天挺及南开大学明清史研究室完成点校初稿,由白寿彝、王毓铨、周振甫复阅定稿,是目前较为完善的版本。

  • 容斋随笔

    作者:[宋]洪迈 撰

    容斋随笔

    作者:[宋]洪迈 撰

    《容斋随笔》是南宋洪迈(1123~1202)撰写的史料笔记,与沈括的《梦溪笔谈》、王应麟的《困学纪闻》并称为宋代三大最有学术价值的笔记。《容斋随笔》分《随笔》、《续笔》、《三笔》、《四笔》、《五笔》,共五集74卷。其中前四集各16卷,因书未成而作者过世,故《五笔》仅为10卷。这部书记述范围颇广,资料甚富,包括经史百家、文学艺术、宋代掌故及人物评价诸方面。它对后世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,《四库全书总目》推它为南宋笔记小说之冠。本书由著名古籍整理专家孔凡礼先生点校,全式标点。

  • 史记

    作者:[汉]司马迁 撰,[南朝宋]裴骃 集解,[唐]司马贞 索引,[唐]张守节 正义

    史记

    作者:[汉]司马迁 撰,[南朝宋]裴骃 集解,[唐]司马贞 索引,[唐]张守节 正义

    本书共130卷,包括本纪12卷、表10卷、书8卷、世家30卷、列传70卷,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,记载了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(前3000)直至汉武帝元狩元年(前122)近三千年的历史。作者以其“究天人之际、通古今之变、成一家之言”的作史原则,详实地记录了这一时段内有关政治、经济、军事、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状况,是研究汉武帝以前中国历史最权威的资料。现存《史记》旧注有三家,即刘宋裴骃的《史记集解》、唐司马贞的《史记索引》和张守节的《史记正义》,自北宋起,三家注便散列于正文下,合为一编。本书以金陵书局刊行的《史记集解索引正义合刻本》为底本,同时参校其他众多版本,并把原来散列在正文之下的三家注移到每段之后,由顾颉刚先生等分段标点。

  • 聊斋志异

    作者:于天池 注

    聊斋志异

    作者:于天池 注

    《聊斋志异》是我国著名文学家蒲松龄所著的文学巨著。全书分为12卷,收录短篇文言小说491篇。蒲松龄在继承魏晋志怪和唐宋传奇传统的基础上,以隽永之笔、博爱之情,取得了中国文言小说创作的最高成就,本书也就成为一部家喻户晓、妇孺皆知的不朽作品。

  • 资治通鉴

    作者:[宋]司马光 编著,[元]胡三省 音注

    资治通鉴

    作者:[宋]司马光 编著,[元]胡三省 音注

    本书共294卷,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,以时间为纲,事件为目,起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(前403),止于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(959)征淮南,记载了横跨十六朝,共计1362年的历史。主编司马光以为君亲政,贤明之道为出发点,着重墨于各朝代的贤明时期,书名为宋神宗所定,取“有鉴于往事,以资于治道”之意。其所载史事,详近略远,并于叙事之后皆附有评论,共186篇,其中“臣光曰”有102篇,其余84篇为各家评论。《通鉴》自宋以来有诸多刻本,本书以清胡克家翻刻的元刊胡注本为底本,并吸取了章钰《胡刻通鉴正文校宋记》的成果,重要校文都以“章”字为标识,收入本书注文。